臺海網12月9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通訊員 楊鴻杏)人才工作哪家強?廈門6個區,每個區都有自己的“拳頭產品”。
為進一步擦亮廈門人才工作特色品牌,市委人才辦牽頭開展了“人才群英會——2020年度人才工作創新案例總結評選”活動。昨天下午,來自6個區的12個人才工作創新案例同場角逐,比一比誰家的做法更優秀。
引才育才工作 六個區都富有特色
今年以來,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,但廈門的人才工作卻沒有停下腳步,各區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引才育才活動,吸引各層次人才在廈深耕發展。
導報記者注意到,人才群英會上,每個區都精選了2個案例,以現場演講的方式進行比拼。在引才育才工作中,各個區都結合自身實際,開展了富有特色的活動,打造了卓有成效的品牌。
例如,思明區開啟了全省首個“扎堆”人才社區,湖里區打造了人才驛站超“S”計劃,集美區舉辦了人才節,海滄區建設了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育平臺,同安區多措并舉打造臺灣人才聚集高地,翔安區搭建“雙校雙園”產學研基地等。
思明“雙C組合”摘得比賽冠軍
經過激烈的角逐,最終,思明區創新CSO攜手CLO人才服務機制獲一等獎;集美人才節、集美區高校產業技術聯盟獲二等獎;湖里區人才驛站超“S”計劃、海滄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育平臺、思明區開啟全省首個“扎堆”人才社區獲三等獎。
摘取桂冠的思明區創新CSO攜手CLO人才服務機制,是今年以來思明區圍繞疫情防控、復工復產、大招商、招大商,讓黨員干部成為企業的CSO“首席服務官”,主動靠前、高效服務,讓企業心無旁騖地專注于生產經營;同時,在企業設立CLO“首席聯絡員”,擔當政企交流的“傳聲筒”、引育人才的“輔導員”,讓政策落地更快捷,讓人才服務更精準。